改变认知的书

真正的好书有一个重要标准:能改变你认知的书。

例如:

《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》改变了很多人看待周围世界的方式;

《爱上双人舞》让人重新认识了婚姻和爱情

《少有人走过的路》 让人理解了心智成熟之路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,也是我们要坚持一生的道路

《怎样解题》(G.波利亚著)奠定了我思考问题的角度

《穷查理宝典》(查理.芒格) 让我更加确认多重思维框架的重要性。

以上这些好书,需要反复阅读,真正融会贯通,变成自己心智的一部分。

我们最终的认知,和这些书的启发相关性极大。

不断地提问

怎样才算读懂一本书?

在看这本书时能提出好问题。我们的认知是随着不断地提问逐步深化的。你周边的朋友、同事中,认知水平最高的那个人,不是知道很多知识、记住很多答案的那个人,而是能不断提出好问题的人。

《怎样解题》一书中甚至有一种方法,就是回到题目本身,重新阐述问题。当你能换一个角度阐述问题时,答案或许就能呼之欲出。当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提出一个新的问题,会对认知的提升将会有更大的推进。

不断地收敛

要想在限定的条件、限定的时间内回答问题,我们必须“收敛”,即能不断地把无关紧要、不那么重要的东西依次排除掉,直到减到不能再减,剩下的只有最核心的问题和它所依赖的条件。

汇总了重要信息,加上自己的逻辑判断,是有方法论和思维框架支撑的策略。

能够发散、展开思路,又能收敛和聚焦的人,就是你要成为的那个人。

学习框架、运用框架,建立框架

思维框架本质上是一种模式,是对环境、问题和答案的抽象化理解。

  •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- 有关人类需求层次
  • 时间的四象限管理-时间管理
  • 波特五力模型 - 有关竞争分析

查理.芒格子《穷查理宝典》中的核心观点之一就是建立“多重思维框架”,他希望大家能理解一下不同学科、不同背景的思维模型。你所掌握的思维模型、思维框架越多,你越难犯下愚蠢的错误。

提升认知

提升认知的好处非常多,除了在工作中会被更多的人所认可,还能不断地提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,能不断地去开创性地解决困难和问题,甚至能让你的人生幸福感更强。很多烦恼其实都是自寻的,如果能跳出来,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看问题,那么这些烦恼就不足以困扰你。

面对人生中的困难,你可以视之为成长的阶梯,你要解决烦恼的办法,不是到处求人,而是去提升认知。如此往复,每一次困扰都需要从认知的提升上予以解决,而解决困扰的过程又会带来新的认知提升。

我们需要主动去提升认知。这样,你就具备更多的能力,能储备更多的能量,以面对你未来人生的各种挑战。

第三空间

对于我们人生发展至关重要的事情,我们一定要找到固定的空间和时间,每天去做。这就是为关键的少数事情创建固定的、舒适的第三空间。我发现充分利用第三空间可以很好地实践精力管理的理念。

一个能让你能静下心来、不受干扰、与自己相处的时空。

曾经的高效时空:学校的图书馆、自习室,写出来自己的第一篇演讲稿。在西二楼,做石春桢的《考研阅读理解》。在WSU的计算机教室通宵达旦写iOS程序。在SCU的图书馆和管理大楼,做编程练习。

如何创建自己的第三空间:

  1. 把你人生最重要的1-3件事列出来: 重要但不紧急的,例如:健身、阅读和写作
  2. 找到那些与自己独处的时间,比如早起之后、下班路上或者睡觉之前。
  3. 一定不要影响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。 第一空间是你的家庭,第二空间是你的工作场所或学校。不要让第三空间影响家庭生活和工作绩效。
  4. 每一个第三空间只匹配一件具体的、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。比如我的运动第三空间就是早晨6:00-6:30的家中,写作的第三空间就是早饭之后在家中的大约40分钟时间。例如写本书是,我的写作第三空间为工作日早晨6:00-7:30的家中,周末早晨6:00-11:00的家中。
  5. 采用合适的工具。合适的辅助工具,让自己变得更强。在上下班路上,用听和说的方式和自己相处比较好。例如录音笔或者手机上配防风的微型麦克风,都会让你有更好的感受。
  6. 阶段性做一个总结。比如每周末把这一周的第三空间经历总结一下,看看自己在第三空间的产出和体验如何。
  7. 一定要多写多记录。写作是思想的催化剂,写作能让你的头脑更加有序,更加要创造力。要把自己与第三空间相处的经历写下来,以此不断提升第三空间的使用效率。
  8. 一定要给第三空间起个名字。例如:写作第三空间、运动第三空间、阅读第三空间。很朴实直观,却带来仪式感。在相应的第三空间,我会被暗示要去做对应的事情,而且只做与这个第三空间名字相匹配的事情。我经常会做早晨的写作第三空间内写作,最快只用30分钟就能写1000字,效率很高!

你可以从今天开始就尝试去发现自己的第三空间,为自己人生最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找到安身之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