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的乐趣
文章目录
从小到大看了不少书,包括连环画,卡通书、人物传记、各类小说和杂志期刊。小说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,其中武侠小说,历史演义,爱情小说,凶杀悬疑小说,报告文学等等不一而足。里面有高雅的,也有低俗的,良莠不齐。期刊方面,买得最多的是《读者》,《程序员》和《青年文摘》。
上小学一二年级,每逢暑假,家里担心我和小伙伴们玩水溺水。送我到城里,和爷爷在一起生活。因为我爷爷也是一个书迷,从他那里搜罗到不少小说。例如《薛丁山征西》《薛仁贵征东》《杨家将》《七侠五义》《十二寡妇出征》。虽然自己认识的字有限,也囫囵吞枣,看了一些。
到了小学三四年级,会主动去找连环画和小人书看,记得每逢暑假,很认真地帮老妈剥碗毛豆,她给我一角钱,我就兴致勃勃地走上一公里去书摊上看小人书了,这样的幸福日子,要持续一个暑假。表弟手头比较宽裕,经常买一些《少年文学》、《故事大王》和《圣斗士星矢》之类的期刊杂志。至今都非常喜欢《少年文学》。到了小学五年级,认字更多了,这段时间为了增强我的写作能力,老爸给我买了几本作文书。类似名字是 《优秀作文选》和《片段描写》,里面有些素材的确对增强写作有很大帮助。
上初中以后
上初中以后,看过一些书和杂志,例如《钢铁是怎样练成的》,对里面的保尔柯察金顶风冒雪穿着破靴子伐木的场景印象深刻。《故事会》和《读者文摘》是我比较喜欢的。当然,从亲戚家拿过来的大名鼎鼎的《知音》,我也看了十几期。里面的一些励志或者婚变故事至今还有印象。整个初中期间,中国社会飞速变化,也看过一些亲戚朋友从广东那边带过来的杂志,乱七八糟什么样的都有。有讲文革时期监狱里面的女囚,黑社会内幕,八十年代大学生活的,还有讲黄飞鸿在台湾参加刘永福黑旗军抵抗日本殖民军的故事。
高二那年暑假,隔壁班的老师请上了复旦大学的师姐回来传经送宝,我去他们班听讲座。看到有个同学带来《林海雪原》,翻了一下,觉得写得蛮好的。还有一次,参加学校的作文比赛,主题是迎香港回归,我拿到了一个三等奖-《唐诗精选》,可惜搬家多次,已经找不到了,只剩下当时的一张照片。高中阶段,最喜欢的就是班主任谢老师让我们订阅的《中学生阅读》,是一本好期刊,里面的文字和故事,让我们枯燥的高中生活增添了些许乐趣。
上大学以后
上大学以后,看的书和期刊就更杂了。例如期刊有《中华儿女》,《传记文学》,书籍有《平凡的世界》,余华《兄弟》, 也看过一些官场小说,当然武侠小说也看了一些。例如,寝室有个上一届留级下来的同学,他经常从书摊上找来一些各种各样的书来看,不乏台湾香港那边过来的小册子。还有一回,隔壁寝室有人找来《鹿鼎记》,书皮都没有了,我还是饶有兴趣地看完了。能够沉浸下来阅读,是一种幸福的享受。还记得上公开课的时候,抱着一本《倚天屠龙》看到管理员阿姨来锁教室门我才惊觉。从下午四点一直看到晚上7点没有挪窝。
到上海工作以后,买了一些专业书籍,也看了一些杂志,很长一段时间,订阅《程序员》。还看了《IT经理世界》。后来,在天涯和起点,榕树下看了很多网络文章和网络小说。
文章作者 Hustbill
上次更新 2017-04-26